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致富经验 » 正文

靖州:家庭农场为区域发展添动力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10-21  浏览次数:698
核心提示: 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今年农场养殖的20亩青蛙长势不错,亩产能达到1500公斤,加上田里与青蛙共生的稻谷,两项预计产值能突破60万元。10月20日,走进靖
  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“今年农场养殖的20亩青蛙长势不错,亩产能达到1500公斤,加上田里与青蛙共生的稻谷,两项预计产值能突破60万元。”10月20日,走进靖州寨牙乡岩脚村农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稻蛙养殖基地,负责人杨海高兴地向笔者介绍。

  为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,促进群众增收。近年来,靖州持续强化党建引领,按照“发展一批、规范一批、提升一批、推介一批”的思路,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加快农民脱贫致富。该县结合各地土质、气候、水源等情况,以政策扶持、树立典型、组织培训为载体,推动懂政策、有技术、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创建发展家庭农场。同时,依托家庭农场,持续推进产业融合,延长种植养殖业链条,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。通过挖掘地方农业资源和特色,整合县域内优质农产品资源,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。并努力做好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服务工作,促进家庭农场良性发展。

  该县倡导农户管理适度规模的农场,成为保证家庭农场品质的关键。排牙山国有林场源龙家庭农场主吴盛开说,他管理的红心猕猴桃面积有1.3公顷,这些红心猕猴桃他们夫妻侍候得过来,每亩成本也不高,承受得起,年收入10多万元。顾客最看重品质、安全,他就不断学习,全力实施生态种植,加大红心猕猴桃修剪、施肥力度,今年生长的红心猕猴桃颗粒大、果肉多、味道甜,18元一公斤,刚下树就被“抢”光了。

  家庭农场是经济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截至目前,该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332家,其中省级示范农场19家,家庭农场遍布11个乡镇,成为带动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。

  (梁华 李平 陈历军)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

蜀ICP备2022018074号